在很多時候用戶都會有偷懶的習慣,所以如果一個企業網站建設好後操作效率很低,那麼就有可能讓用戶感覺煩躁,從而產生不好的體驗,嚴重一點甚至會出現壞口碑。以前就聽到有朋友跟我說“完成任務的難度與其所需的步驟是成正比的”,那麼有效的縮短完成路徑就是幫助用戶偷懶,那也是很不錯的用戶體驗的表現。
那麼現在小編就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我們在登陸某一個商城網站的時候,當你進入一個商品的頁面後可以無刷新切換商品的規格,比如我現在需要購買一台手機,在我打開商品頁後,在商品的右側會有一個版本切換的選項,在這裡我可以看到不同版本或者配置的手機價格,然而我們只需鼠標移上去,商品圖片、價格等資訊會自動發生變化。這種人性化的設計,為想要比較商品的多個版本的用戶提供了極高的操作效率,用戶自然也是非常喜歡的。
一、目標資訊要醒目而親近
在關注縮短完成路徑這個問題的時候,優化操作步驟是第一位的,因為我們首先要簡化用戶的任務。接下來,我們要在任務內部優化指點設備(滑鼠或手指等)運動軌跡和眼球運動軌跡等細節。根據費茨定律,使用指點設備到達一個目標的時間與以下2個因素有關:
1.設備當前位置和目標位置的距離,距離越短,所用時間越短。
2.目標的面積,面積越大,所用時間越短。
通俗來說,就是如果我們希望用戶注意或點擊某個元素(如文字、圖片、按鈕等),那麼這個元素就不應該距離指點設備的當前位置太遠(比如出現在螢幕的右側),並且它的面積要足夠大。伴隨著Web2.0的熱浪,網站設計也有了一系列的革新,其中最大的一個革新就是“以大為美”,大大的LOGO,大大的圖片,大大的按鈕,它們不光看起來更有衝擊力,也更方便用戶的識別和點擊。
二、提醒方式要溫和並及時
除了簡化任務流程之外,在使用者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網站有時需要給使用者提供説明和指引。之前常見的做法是採用彈框方式進行提示,使用者需要關閉對話方塊才能繼續自己的任務,無形中降低了操作效率。
最佳的提醒方式應該轉向溫柔的方式,將打斷降低到最低
最後小編提示:用戶是否喜歡一個網站,不僅取決於他使用網站獲得的好處,也取決於他在網站中獲得的體驗,兩方面都是用戶價值所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