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哪種類型的APP才更適應你的企業

當下,互聯網企業視APP為企業的生命,而傳統企業往往會陷入迷茫,仿佛公司不弄個APP來,同行見了你會說你不懂互聯網,沒有互聯網思維;會說你不懂年輕人,不知道90後都喜歡玩什麼;會說你不懂賺錢的方法,不知道電商現在多容易賺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字,“土”。

    於是眾多企業家都下達了開發APP的任務,市面上各種APP氾濫成災,不過各種做APP的公司開始活得滋潤起來,開發人員的薪水也水漲船高。

    可是開發完了以後,企業老闆或者CIO們都會疑問,為什麼做出來的APP這麼醜,為什麼用戶體驗這麼差……

    移動互聯網橫行的今天,大量的用戶已經完全熟悉微信、QQ、手機淘寶這類高端大氣上檔次的APP,拿這類APP與企業自己開發出來的APP做對比,結果當然是很慘。騰訊、阿裡這些公司的實力,做APP投入的人力物力,豈是一般公司能比?

    結果是員工一片罵聲,CIO表示壓力很大,客戶一臉不屑,APP使用率也很低。

    說到底,其實是一個關鍵問題沒有想好,就是企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APP?筆者就對幾種最常見的APP一一分析。

業務展示型

    比如你是做服裝的,那麼開發一個自己服裝品牌的APP(瞄準優衣庫);如果你是做餐飲的,設計一個自己餐飲品牌的APP(瞄準星巴克);你是做機械設備的,也可以做一個APP,做律師事務所的也可有一個,甚至足浴店都有一個APP。就是展示自己的業務(服務),推出新品時能夠快速地展現給客戶。

    大部分老闆心裡想的是,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自己品牌的APP怎麼能沒有呢?在APP Store上搜索一下自己的品牌立刻就能出來APP,那才叫一個酷。

    可是,這種APP面向的使用者是你企業的客戶用的。而根據市場上普遍的回饋,智慧手機用戶常用的APP不會超過10個,你覺得你的APP能排到這前十位嗎?

    因此,大部分情況下,企業APP是不會有人裝的,即使裝了,也不會用人用。再加上開發成本高,如果開發出來的APP醜得不行,還真不如不要開發。有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就足夠了。

    實用指數:★☆☆☆

現場服務型

    和業務展示型不同,現場服務型就是銷售人員或者服務人員現場受理客戶的業務時用到的,比如銀行辦理信用卡的人員現場錄入客戶資料,賣保險的代理人現場幫客戶下保單。還有有些專業級的APP,比如快遞公司業務員收貨時掃描錄入類型的。有部分APP甚至需要定制的手機終端來實現,比如員警同志們用的“警務通”。

    那這些都極大的方便了企業的業務,並且頁面不要求太美觀,只要實用就行,其實開發難度並不是很大。

    做這種類型的APP,還是非常值得的。然而如果公司沒有這方面需求,那就只能淪為擺設。

    實用指數:★★★★★

移動辦公型

    企業上馬移動辦公項目的理由最主要的一條就是,領導在外面出差也需要審批檔。這對於不差錢的公司來說,不能叫移動辦公,只能叫移動審批。在這種企業裡,其實真正用這個APP的絕對不是普通員工,而是領導。為了領導的使用方便,花個1020萬又怎麼樣呢?

    不過如果你的企業並不是十分富裕,那就要考慮一下了。領導出差是否意味著應該有一個授權給其他人審批的制度?是否公司的審批環節太多了需要簡化?

    另外想用移動辦公的前提是,公司得現有一個OA。所以,想一步到位來一個又有Web版,又有APP版的OA有意義嗎?其實,你不太需要的,有一個Web版就足夠了,同時成本低。

    實用指數:★★★☆☆

移動CRM

    CRM的意思是客戶關係管理。上馬這一類移動APP的公司往往都表示,銷售人員需要及時填寫專案資訊、客戶資訊、客戶跟蹤記錄、發起費用審批、發起合同審批等。事實上,這樣做只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對銷售人員來說,填寫專案資訊並不需要如此的著急,回辦公室或回家用電腦填其實是一樣的。此外,複雜的專案情況,不是在手機上填填就行的,那肯定得寫郵件、開電話會議,甚至現場向老闆彙報。

    當然,如果有這樣一個移動CRM,那也是極好的,也算是WebCRM的一個補充。與移動辦公型APP一樣,想用移動CRM,公司首先得有一個CRM系統,想一步到位,既有Web版又有APP版的CRM,其實領導者更需要考慮一下,我企業需要一個什麼樣的CRM

    實用指數:★★☆☆☆

移動ERP

    不乏有人在說了移動CRM,移動OA後說移動ERP的,抱歉筆者無論怎麼想也不出一個需要移動ERP的理由。

    實用指數:☆☆☆☆☆

人員管理型

    由於APP天生具備的定位、拍照等特性,使得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對員工特別是外勤人員的管理成為可能。因此,湧現了大量考勤、現場拍照、跟蹤員工工作時間軌跡的人員管理型APP

    很明顯,這種類型的APP不是什麼公司都適用的,主要還是以外勤人員為主的公司可以用,特別是在一些消費品行業中的應用比較典型。

    實用指數:★★★★☆

企業協作型

    有很多創業型企業推出了企業協作型APP的理念,大意是突破溝通障礙,要順暢的溝通,要多人溝通、互動,要拋棄流程審批型,全面擁抱協作型。

    問題是企業內部之間的協作有問題嗎?如果沒有問題,那就不需要這個APP來解決。如果有問題,企業領導一定會認為是制度或者文化出了問題,而不是去尋找一個工具來解決。

    徹底打破行政審批的方式,在國內企業來看,似乎還不太那麼容易實施。即使要協作,和APP也沒什麼必然的聯繫,只是多了一種協作方式而已。

    實用指數:★☆☆☆☆

企業社交型

    最後說一下企業社交型APP,這個最近是非常火,有的推出企業微博,有的推出企業微信,有的乾脆就叫企業社交平台,令人眼花繚亂,大多數企業被搞得頭暈,不知道企業為什麼要做社交,似乎不做社交就跟不上時代了。

    其實,說到企業社交,最初的形態就是企業內部BBS。有多少企業在運營企業內部BBS時遇到過頭痛的事情,實名制沒人發帖,匿名制都是負面資訊。

    現在換了企業社交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到底是要社交呢還是不要社交呢?企業自己本身要先還是做個選擇。

    當然,不能排除激進的互聯網企業、奔放的IT企業等,對企業社交有需求。

    實用指數:★☆☆☆☆

    總之,企業首先應該分析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APP,然後得再去準備足夠多的預算,一步步去開發。

    企業生存靠的是差異化,所以企業的需求往往天生就是個性的,標準的APP絕大多數情況都是無法滿足企業需求的。




相關APP資訊